“十一五”期间,从2006年到2009年,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实际增长11.4%,比“十五”时期年平均增速快1.6个百分点;“十一五”前4年,全国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15.61%,年均降幅为4.15%;广义货币(M2)余额由2006年12月末的345577.91亿元增加至2010年8月末的687506.92亿元;我国国家外汇储备余额由2006年底的10663.44亿美元扩大至2010年6月末的24542.75亿美元;与此同时,我国金融调控机制不断完善,汇率形成机制日渐成熟,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从无到有。即将过去的五年,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平凡的五年,是我们经受住了国际金融危机、汶川地震等一系列严峻挑战,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,结构调整取得了积极进展的五年,也是我国金融宏观调控取得巨大成就的五年。
金融宏观调控是国家对经济总量进行的调节与控制,保证社会再生产协调发展的必要条件,也是社会主义国家管理经济的重要职能。“十一五”头两年,承接和延续新世纪以来的上升周期,我国经济在投资和出口带动下,继续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长,但同时,经济增长也面临着由偏快转为过热、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的风险。在“防过热、防通胀”的宏观调控任务下,“十一五”初期,我国政府在宏观调控方面,一方面推出包括土地、金融、市场准入等方面政策的组合拳,加快结构调整,防止经济增长过热;另一方面通过出台减免农业税等一系列惠农政策,着力加强农业等国民经济中的薄弱环节。2007年,经济出现过热苗头,价格上涨压力加大,上半年CPI涨幅从2006年的1.5%上升到3.2%,货币政策也及时由“稳健”转到“适度从紧”再到“从紧”。从2007年第三季度起,货币政策开始采取紧缩态势,第四季度继续收紧,全年10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共5.5个百分点,6次上调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。相关措施有效地控制了通货膨胀形势,CPI同比涨幅在2008年2月达到高点后开始下行。在各项措施调控下,我国实现了“十一五”的“开门红”———2006年国民经济实现了高增长与低通胀的理想搭配;2007年虽然通胀问题逐渐凸显,但国民经济仍延续了平稳增长的好势头,财政收入、企业收入、城乡居民收入齐步攀升。
|